查看原文
其他

刘道玉:教育的真功夫是读懂“人”​

刘道玉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真正“读懂了人”,才能因材施教。每一个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力,这是“读懂人”的核心。


爱是种子,不管播撒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刘道玉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刘道玉:新教育实验的播火者
刘道玉: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大器?
成尚荣:认识和发现真实的儿童——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中去
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诗,爱是教育的火焰——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让生命幸福完整
......

“双减”之后如何教育孩子?

——88岁教育家刘道玉说: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作者|彭薇


爱是种子,不管播撒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在88岁的教育家刘道玉看来,凡是有爱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关于爱的教育,也是他一生的孜孜所求。他说自己是高龄之人,但热爱教育之心仍在。笔耕不辍的他在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论爱的教育》中,讲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新思考和他眼中的成才之道。



刘道玉,男,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枣阳蔡阳镇刘坡村人,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育的真功夫是读懂“人”

上书房:您将新书命名为《论爱的教育》,在您心中爱的教育是怎样的?

刘道玉:爱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和医生都是属于需要爱心的职业。一名优秀的教师或一名杰出的医生,一定是最富有爱心的人。

爱因斯坦晚年对教育有许多论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在《论教育》一书中提及:“应该反对把个人当作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人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他对什么是教育也给出了更为精辟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

比如说,看一看那些“超级高考工厂”,它们是极端的应试教育,是“考试机器”的符号。这样的学校其实剥夺了属于学生的各种权利,违背了爱的教育原则。学生们充当“考试机器”,付出的代价是将来在心理、智力、人文素质和身体上都会有创伤。

上书房:当年您在武汉大学任校长时,许多人说您“读懂了学生”。当时您推行的教育理念,是如何考虑的?

刘道玉: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真正“读懂了人”,才能因材施教。每一个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力,这是“读懂人”的核心。

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学校的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看待,他们既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教师铸造器中的原材料,这是育人与造器的本质区别。基于此,我在20世纪80年代主持武汉大学工作时,打破了条条框框,允许学生自由转专业等。

在教育工作中,我还发现普遍存在这种倾向:老师爱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爱成绩差的;爱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不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学习成绩差的和调皮捣蛋的学生其实更需要爱。当年在武汉大学任校长时,我就大胆地推行博爱教育。从博爱的理念出发,要爱一切生命,要爱不完美的孩子,接受有缺点的学生。从教育的功能来看,对待不完美的问题学生,到底是拉还是推?如果我们给他们以关爱,就会感化他们,使他们获得进步;如果我们拒绝他们,就会把他们推向反面,甚至有可能断送他们的一生。

爱就是种子,不管播撒到任何地方,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要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的力量。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最高原则是教,而不是惩罚,动辄“勒令退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保持大学的独特个性

上书房:在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对待教育问题经常发声。我注意到您曾提及:大学校长不接近学生,就谈不上热爱。为什么会这么说?

刘道玉:现在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见校长,即使是教师、院长或系主任,也难得可以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大学合并以后,许多大学都分布在几个校区,师生上课都要乘校内交通车往返,不太可能有闲暇与校长约谈。同时,现在许多大学都是数万人之众,也是大学校长们不可能接近学生的原因之一。

大学是启蒙之地,是传授智慧的场所,接近和了解学生是培育人才的前提。因此,一个大学校长无论多么繁忙,接近大学生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为了克服行政化,校长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参加学生活动,倾听学生们的要求与建议,这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重要工作内容。

与此同时,应当透过改革,调整大学的功能结构。我认为要坚决摒弃大学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极少数大学,应当大大压缩学校的规模。这是大学分工的需要,是创建我国世界顶尖大学的需要。

上书房:在您看来,一所大学保持自己的个性很重要。

刘道玉:大学的个性源于大学的理念,一个不懂教育学和没有自己独特办学理念的校长,是不可能办出有个性的大学的。

在中世纪,大学就是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教师就是一切,而校舍则无关紧要。在科学发展史上,由大学生甚至是无学历的人,做出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创新型的大学,必须坚持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因材施教,在研究中增长智慧与才干。

大学教育是要与时俱进的。一所好的大学,也应该在弹性学制、滚动专业、动态评估、以研带学、因材施教等方面尝试推出改革措施。美国哈佛大学等常春藤大学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从2021年起取消SAT等标准考试,实行个性化的新考试形式,重点是考察五点,即关心他人、公益、感恩、责任心和品格。这说明,当前大学改革是势在必行,改革的中心是让杰出的人才更加茁壮成长。


上书房:您认为未来的大学模式会发生变化吗?

刘道玉: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一切都处于急剧的变化中。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开放。

我认为未来大学的第一个趋势是仓储式教育。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大型仓储式超级市场,顾客就是学生,没有考试,没有录取分数线,学生就像顾客一样,进入教育超级市场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完全由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所决定。

第二个趋势,我们会重新认识和定位马丁•特罗的“教育三阶段论”,即高等教育发展经过精英、大众和普及这三个过程。我认为,这三个阶段同时存在,彼此不能代替。即使高等教育普及化了,也仍然需要精英型的小而精的大学,绝非所有大学都应追求万人的规模,精英与普及是两类不同大学的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网络大学,这是现在非常流行且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教育模式。早在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瑟巴蒂安•斯隆宣布辞职,他将人工智能课改在网上授课,结果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达16万人,其中248人获得优异成绩。他还创办了网络大学,网上授课一律免费,为考试合格者颁发计算机学位证书。这些尝试都打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或将改变未来教育的架构,使大学教育国际化成为现实。


要培育孩子的志趣与习惯

上书房: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也是人成长的摇篮。中国是十分重视家庭的民族,在当前“双减”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定位会有所变化吗?

刘道玉:教育上的悖论确实不少。拿家庭教育来说,其中一个突出矛盾是,社会提出减轻学生负担,家长却要求给学生补课。家长们有没有思考,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出现问题了吗?孩子考高分和名校情结是否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

我认为,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社会的人;去掉“父道尊严”,多一些民主平等;放弃对孩子的支配欲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少一些溺爱,让孩子多一些生活的锻炼;少一些包办,放手培育孩子独立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少一些担心,培育孩子的冒险精神;淡化高分或状元情结……

上书房:您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明智的?

刘道玉:我始终认为,教育的真谛不是用知识填满孩子的脑袋,而在于启蒙和解放,帮助孩子发现个性、启迪智慧和享受快乐。家庭教育并不是要全部代替任课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与孩子沟通感情,发现和培育他们的志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培育自学的习惯。

怎样界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一个孩子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到智慧增加和身心成长的童年乐趣;进入成年以后,他们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业,学有所长,找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工作,并执着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倾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既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也获得个人的幸福与快乐。这是绝大多数人能够实现的成功人生,也是我们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上书房:您认为青年人最需要培育的兴趣是什么?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刘道玉:我认为,爱书、爱读书和学会自学,对于青年人成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更加重要,这是区别一个杰出人才与普通人的最大区别。

孔子在《论语》中也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学是前提,而思考则是结果。我现在每日清晨5时,都会在卧床上静静思索,我的许多书名、文章题目、核心观点或创意都是在这个时候思考形成的。我自己的体会是,思考需要形成习惯,得益于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是诚信,学会爱人、学会宽容、学会感恩。这也是他们今后立足社会的根本。

上书房:如果给成长开出一份书单,你会推荐哪些书?

刘道玉:我是理科出身,有着先天不足的缺陷,但后来如饥似渴地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从我读书的经历,愿意向当今的青年们推荐以下的书:柏拉图著《理想国》(有各种版本);安东尼•罗宾著《唤醒你心中的巨人》,王平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亚科卡传》,华夏出版社出版;《特蕾莎修女传》,陈大道翻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有两本我自己的著作——《大学的名片》和《其命维新》。当然,好书何止万万千,我只是“管中窥豹”而已,愿与广大青年朋友互勉。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刘道玉:新教育实验的播火者
刘道玉: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大器?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